矿山工程全方位服务者
 029-895513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知识

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安装、使用及维护指南

发布时间: 2025-03-24 来源:

一、安装要求与步骤

1.安装位置选择

  • 代表性区域:传感器应安装在矿井中二氧化碳易积聚或需重点监测的区域,如采掘工作面、回风巷道、密闭空间等,需避开通风口或强气流干扰位置,确保数据反映真实环境。

  • 高度要求:根据矿井环境特点,建议安装高度为距地面1.2~1.5米,与人员呼吸区域一致,但需结合实际巷道高度调整。

  • 环境适应性:确保安装位置符合传感器工作温湿度范围(通常-10℃~50℃,湿度≤90%),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湿度环境。

2.安装操作规范

  • 固定方式:采用防爆支架或专用固定装置,避免因震动或碰撞导致传感器移位或损坏。

  • 电气安全:电源线与信号线需使用矿用防爆电缆,接线符合《煤矿安全规程》要求,避免短路或漏电风险。

  • 通风测试:安装完成后,开启矿井通风系统,观察传感器读数是否随气流变化响应,验证安装有效性。


二、使用操作与校准

1.参数设置与数据读取

  • 量程选择:根据矿井二氧化碳浓度范围(通常0~5000ppm或更高)设定传感器量程,避免超量程导致数据失真

  • 输出模式:配置数字信号(如RS485、Modbus)或模拟信号(4~20mA),确保与矿井监控系统兼容。

2.校准流程

  • 零点校准:在新鲜空气环境(如地面校准室)或通入零气(无CO₂气体),调整传感器基准值。

  • 跨度校准: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CO₂气体(如1000ppm、5000ppm)进行标定,确保线性精度。

  • 校准周期:建议每3~6个月校准一次,高粉尘或高湿度环境下需缩短周期。


三、后期维护与故障处理

1.日常维护

  • 清洁保养:每周用软布擦拭传感器探头及外壳,避免粉尘堵塞检测孔;使用压缩空气清理进气通道。

  • 环境检查:定期检查安装位置温湿度,确保无积水、油污或化学腐蚀性物质影响传感器性能。

  • 电源与连接:每月检查电缆接头是否松动,防爆外壳密封性是否完好。

2.常见故障排查

  • 数据异常:若读数持续偏离实际值,需重新校准或检查传感器是否受潮、中毒(如硫化氢干扰)。

  • 无信号输出:排查电源故障、线缆断裂或传感器内部电路损坏,必要时更换传感器模块。

  • 响应迟缓:可能因探头积尘或老化导致,需清洁或更换传感器。

3.传感器更换

  • 操作步骤:断电→拆卸外壳→断开连接线→更换新传感器→重新校准。

  • 备件管理:储备符合矿用防爆标准的传感器备件,确保快速更换以减少监测中断时间。


四、安全与合规要求

  1. 防爆认证:传感器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(MA认证),符合GB3836-2010爆炸性环境设备标准。

  2. 数据记录与上报:监测数据需实时上传至矿井安全监控系统,并保留至少1年备查。

  3. 人员培训: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掌握校准、维护及应急处理流程。


五、应用案例与优化建议

  • 案例1:某煤矿在回风巷安装传感器后,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局部CO₂浓度超限,及时调整通风方案,避免瓦斯积聚风险。

  • 优化建议:结合物联网技术,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,实现矿井全域动态监测,提升预警效率。


通过科学的安装、规范的操作与定期维护,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可有效保障井下作业安全。具体技术细节需参考设备说明书及《煤矿安全规程》

*免责声明: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