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工程全方位服务者
 029-895513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知识

非煤矿山节后复工复产:筑牢安全防线,牢记做好“六个一”

发布时间: 2025-05-07 来源:

春节假期结束后,非煤矿山企业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的高峰期。这一阶段既是全年安全生产的“起步期”,也是事故易发多发的“风险期”。人员流动频繁、设备重启运行、作业环境变化等因素叠加,极易引发安全隐患。为确保企业安全、有序、平稳复工复产,必须将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,严格落实“六个一”工作要求,切实拧紧“安全阀”,为全年安全生产开好头、起好步。


一、召开一次全员安全动员会: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

节后复工复产的第一步,是唤醒全体员工的“安全神经”。部分员工可能仍处于“假期模式”,安全意识松懈;新入职或调岗人员对岗位风险认知不足;部分设备设施因停用可能存在潜在故障。此时,企业需迅速召开全员安全动员会,通过“收心教育”明确三点要求:

  1. 强化责任意识:重申“安全是红线、底线”,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,压实管理层、班组长、一线员工的三级责任。

  2. 分析风险形势:结合企业实际,通报近期行业事故案例,剖析节后复工典型风险(如设备带病运行、违章操作等),增强全员风险警觉性。

  3. 部署工作计划:公布复工复产时间表、验收标准和应急预案,确保工作推进有章可循。
    案例参考:某矿山企业在复工首日组织全员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,通过真实事故影像直观展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,员工安全操作规范执行率提升35%。


二、组织一次全覆盖安全培训:补足短板,提升技能

节后安全培训需针对“人员、岗位、环境”三要素精准施策:

  • 新员工“三级教育”:严格实施厂级、车间级、班组级安全教育,重点培训岗位操作规程、应急逃生路线和防护用品使用。

  • 老员工“温故知新”:结合岗位风险更新培训内容(如新设备操作、新工艺要求),通过实操演练检验技能熟练度。

  • 管理人员“法规充电”:学习《安全生产法》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》等最新政策,确保管理决策合法合规。
    创新做法:某企业采用“VR+安全培训”模式,模拟井下坍塌、机械伤害等场景,让员工身临其境体验风险,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


三、开展一次全系统安全检查:消除隐患,堵住漏洞

复工复产前,必须对矿山生产系统进行“地毯式”排查,重点聚焦四大领域:

  1. 设备设施:检查提升运输系统、通风设备、供电线路等关键部位,杜绝设备“带病运行”。

  2. 作业环境:排查采场边坡稳定性、巷道支护完整性、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风险。

  3. 安全防护:验证安全警示标志、消防器材、应急救援物资的完备性。

  4. 管理台账:核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、设备检测报告、隐患排查记录等资料。
    经验提示:推行“双签字”制度(检查人、责任人共同签字确认整改结果),确保隐患闭环管理。


四、实施一次全流程应急演练:以练备战,防患未然

针对非煤矿山常见事故类型(如冒顶片帮、透水、火灾等),组织专项应急演练:

  • 桌面推演:通过情景模拟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部门协作效率。

  • 实战演练:在井下或露天采场模拟突发事故,测试人员疏散、伤员救治、险情处置等环节响应速度。

  • 总结优化:演练后立即召开复盘会,梳理薄弱环节(如通讯不畅、物资调配延迟),修订应急预案。
    数据支撑:据统计,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的企业,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40%,伤亡率降低60%。


五、签订一份全员安全责任书:层层传导,压实责任

安全生产不能仅靠制度约束,更要通过责任书签订实现“压力传导”:

  • 管理层:承诺落实安全投入、完善管理体系、带头执行带班下井制度。

  • 班组长:承诺严控现场作业风险、及时制止违章行为、落实班前安全交底。

  • 一线员工:承诺遵守操作规程、正确使用防护装备、主动报告隐患。
    创新机制:某企业将安全责任与绩效奖金挂钩,对全年无违章、无事故的班组额外奖励,形成“人人要安全”的良性竞争氛围。


六、完成一次高标准复工验收:严格把关,达标复产

企业需成立由安全、技术、设备等部门组成的验收小组,按照“谁验收、谁签字、谁负责”原则,逐项核查复工条件:

  • 硬件达标:确保设备检测合格、环境监测数据正常、安全设施齐备。

  • 软件合规:检查培训记录、应急预案、隐患排查台账等资料完整性。

  • 动态管控:复工后前三日实行“低负荷试运行”,安排专人全程监护,确认无异常后再逐步恢复满产。
    警示案例:2023年某矿山因未经验收擅自复工,导致通风系统故障引发中毒事故,企业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。


结语:安全是最大的效益,预防是最优的策略

节后复工复产的“六个一”,既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“规定动作”,更是守护员工生命健康的“生命线”。企业须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,将安全措施落到每一个环节、每一台设备、每一名员工。唯有如此,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,为全年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
*免责声明: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