矿山工程全方位服务者
 029-89551388
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技术知识

关闭、废弃非煤矿山巡查检查工作指南

发布时间: 2025-09-22 来源:

🔍 一、巡查前的准备工作
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充分的准备是有效巡查的前提。

  1. 组建专业队伍:巡查队伍最好由应急管理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公安、属地乡镇政府等多部门人员联合组成,具备矿山安全、地质环境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。必要时可聘请矿山安全专家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参与。

  2. 收集梳理资料:全面收集辖区内关闭、废弃矿山的历史资料,包括但不限于:

    • 矿权信息:原采矿许可证范围、开采矿种、开采方式、关闭时间及原因等。

    • 地质资料:矿区地形地质图、采空区分布图、水文地质条件等(特别是地下矿山)。

    • 关闭档案:矿山关闭时的实施方案和验收报告,特别是井筒封堵方式、设备拆除情况、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等“关闭标准”的执行情况。

    • 既往记录:历次巡查检查的记录、发现的隐患及整改情况。

  3. 建立明细台账: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表,实行“一矿一档”,明确每个矿山的基本情况、坐标位置、风险点、包保责任人等。

  4. 制定巡查方案:根据台账和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年度巡查计划和每次巡查的具体方案,明确巡查对象、时间、路线、内容、重点及人员分工。

  5. 配备必要装备

    • 个人防护:安全帽、防刺穿鞋、防护手套、口罩等。

    • 巡查工具:GPS定位仪、数码相机、卷尺、激光测距仪、记录本、笔。

    • 检测设备:气体检测仪(针对地下巷道可能积聚的有害气体)、裂缝监测仪等(视需要)。

    • 通讯设备:对讲机、卫星电话(在信号不佳地区)。

    • 法律文书:现场检查记录表、整改通知书等。

🧭 二、现场巡查重点内容

现场巡查是核心环节,务必细致全面。以下是针对关闭、废弃矿山的主要检查内容:

  1. 井口封堵状况检查

    • 检查所有井口(竖井、斜井、平硐、风井等)是否按“六条标准” 彻底关闭。

    • 对于永久性封堵,检查混凝土墙体是否坚固、完好、无裂缝、无坍塌;厚度是否达到不低于2米的要求;是否有人为破坏、盗挖的痕迹。

    • 对于临时性封堵或停产停建矿山的井口,检查封堵质量(厚度≥1米),是否设置了双重落锁铁门(企业一把、乡镇一把)并有效管理,是否安排有专人值守或巡查。

    • 是否所有井口均设置了醒目的永久性安全警示标志牌,标明矿山名称、关闭时间、危险性、责任人及举报电话等。

  2. 地表环境与设施检查

    • 露天采场:检查边坡是否稳定,有无裂缝、坍塌、滑移迹象;排土场是否稳定,有无泥石流风险。

    • 地下采区:检查地表有无新增塌陷坑、裂缝(特别是居民区、交通线、农田上方);岩体有无松动、滑塌风险。

    • 非法盗采迹象:检查是否有新的矿渣、新的运输痕迹、新鲜的矿石碎屑、非法用电接入点、临时工棚等,严防“明停暗采”、“死灰复燃”。

    • 地质灾害隐患

    • 环境污染情况:检查矿区及周边水体有无异常颜色、异味、漂浮物(警惕重金属污染);土壤有无污染;是否有固体废物(矿渣、尾矿)随意堆放、流失等情况。

  3. 原有设施处置检查:检查是否已按关闭标准拆除、撤除了直接用于生产的供电、供水、通风、提升、运输等设施设备。

  4. 信息公示与举报渠道:检查井口或矿区醒目位置是否公示了包保责任人信息公开举报电话,且信息准确、字迹清晰。

📝 三、巡查后的问题处理与报告

巡查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完成,后续处理同样关键。

  1. 及时记录归档现场填写《巡查检查记录表》,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、拍摄照片、定位坐标,并由巡查人员和陪同人员(如有)签字确认。所有记录及时归入“一矿一档”。

  2. 分类处置问题

    • 对于一般性隐患:如警示牌破损、轻微裂缝等,可当场要求或通知责任主体限期整改。

    • 对于重大隐患或非法行为:如发现盗采活动、封堵体严重破坏、重大地灾隐患等,立即采取应急措施(如设置警戒线),并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,必要时移送司法机关。

  3. 跟踪督办闭环:对下发整改通知书的,要定期复查,确保隐患整改到位,实现闭环管理。

  4. 定期总结汇报:定期对巡查工作情况进行汇总、分析,总结规律性问题,提出工作建议,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。

🤝 四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

确保关闭、废弃矿山的长治久安,需要建立稳固的长效机制。

  1. 压实监管责任

    • 严格落实“市抓县、县管乡、乡包村、村盯矿” 的纵向责任体系,确保每个矿山都有明确的包保领导和监管责任人。

    • 清晰界定自然资源、应急管理、生态环境、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分工,建立信息共享、联合执法机制。

  2. 运用科技手段

    • 对停产停建超过6个月的矿山井口,推广安装 电子封条 ,利用视频监控、传感器等技术进行远程实时监控。

    • 综合利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巡查等技术,大范围、高效率地监测地表变化和非法活动痕迹。

    • 探索利用用电监测等手段,辅助判断是否存在非法生产行为。

  3. 鼓励公众参与

    • 落实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,鼓励矿区周边群众、企业员工举报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。

    • 通过媒体、村务公开等方式,宣传关闭废弃矿山的危险性和监管政策,提高公众防范和监督意识。

  4. 强化资金保障

    • 地方政府应将关闭废弃矿山巡查监测、综合治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。

    • 按照“谁破坏、谁治理”原则,依法向责任企业追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费用。

⚠️ 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
  • 切勿独自巡查:必须至少2人以上共同行动,并始终保持通讯畅通。

  • 远离危险区域:严禁擅自进入已封闭的井巷、采空区、塌陷区、不稳定边坡等危险地带。如需进入评估,必须由专业队伍在充分安全保障下进行。

  • 注意野外安全:防范野生动物、蚊虫、恶劣天气等带来的风险。

  • 文明公正执法:注意言行,做好解释沟通工作,避免冲突。

责声明:本官网所载内容仅供参考,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官网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,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。本官网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官网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风险。

【全文完】

标签:

False
False
False